在長江之濱的湖北武穴,一場關于公共就業服務的數字化變革正在悄然展開。作為全國縣域公共服務數字化轉型的 "試驗田",武穴市通過 "科技驅動 + 數字化運營" 創新模式,構建起覆蓋全市 337 個村(社區)的智慧就業服務網絡,實現了企業與勞動者的精準對接,為破解縣域就業結構性矛盾提供了可復制的 "武穴樣本"。
智慧就業服務體系構建
武穴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聯合德生科技旗下武漢北科天翼科技有限公司,創新打造 "全鏈條閉環服務 + 云端社群網絡 + 數據精準匹配" 三維體系。通過建立 "企業崗位挖掘 - 崗位審核上架 - 崗位社群推廣 - 崗位投遞查閱提醒 - 招工情況跟進" 五步閉環機制,形成從崗位采集到就業落實的完整服務鏈條。該體系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實時監測用工需求,打破了以往就業信息傳遞不及時,有效打破傳統就業服務中的信息壁壘。
云端社群網絡創新實踐
"現在找工作就像逛朋友圈一樣方便。" 在田家鎮馬口化工園區工作的李明陽告訴記者。通過覆蓋全市的就業服務社群,勞動者不僅能實時獲取五險一金、晉升通道等崗位詳情,還可在線咨詢職業規劃。這種 "云端驛站" 模式實現了就業服務 "零時差" 觸達,企業招聘周期從 15 天大幅縮短至 5 天,員工留存率提升 40%。某科技公司 HR 李敏表示,社群招聘已成為企業獲取本地人才的主渠道,80% 的普工來自周邊村鎮。
數據驅動下的雙向奔赴
目前,武穴市就業服務網絡已累計服務企業 688 家,發布崗位近 7000 個,幫助近 7000 名勞動者實現 "家門口就業"。其中,重點企業用工缺口平均下降 35%,勞動者求職成本降低 60%。這種 "就業服務社群精準推送 + 小程序智能匹配 + 就業服務站兜底保障" 的創新模式,不僅解決了 "企業招工難、群眾就業難" 的雙重困境,更構建起政府主導、市場協同、數字賦能的就業服務新生態。
作為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典型代表,武穴市的數字化就業實踐正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通過將數字技術深度融入公共服務體系,這座長江港口城市成功將數字紅利轉化為民生福祉,用實踐證明:就業不必去遠方,智慧服務就在家門口。
德生科技為武穴就業服務新模式提供數字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