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淀粉酶 英文名稱:Amylase(Diastase) 法定編號:CAS[9001-19-8] 定 義:能水解淀粉、糖原和有關(guān)多糖中的O-葡萄糖鍵的酶。 性狀: 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類總稱,通常通過淀粉酶催化水解織物上的淀粉漿料,由于淀粉酶的高效性及專一性,酶退漿的退漿率高,退漿快,污染少,產(chǎn)品比酸法、堿法更柔軟,且不損傷纖維。淀粉酶的種類很多,根據(jù)織物不同,設(shè)備組合不同,工藝流程也不同,目前所用的退漿方法有浸漬法、堆置法、卷染法、連續(xù)洗等,由于淀粉酶退漿機械作用小,水的用量少,可以在低溫條件下達到退漿效果,具有鮮明的環(huán)保特色。 淀粉酶 amylase,AMY,AMS一般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直鏈淀粉、糖元等α-1,4-葡聚糖,水解α-1,4-糖苷鍵的酶。根據(jù)酶水解產(chǎn)物異構(gòu)類型的不同可分為α-淀粉酶(EC3.2.1.1.)與β-淀粉酶(EC3.2.1.2.)。 用途: 用作果汁加工中的淀粉分解和提高過濾速度以及蔬菜加工、糖漿制造、葡萄糖等加工制造。酶制劑。是酶制劑中用途廣、消費量大的一種。主要用于面包生產(chǎn)中的面團改良(降低面團粘度、加速發(fā)酵進程、增加糖含量,緩和面包老化);嬰幼兒食品中谷類原料的預(yù)處理(淀粉水解);啤酒制造中供糖化及分解的淀粉;清酒生產(chǎn)中淀粉的液化和糖化;酒精工業(yè)中的糖化及分解未分解的淀粉;果汁加工中的淀粉分解和提高過濾速度;以及蔬菜加工、糖漿制造、飴糖制造、粉狀糊精、葡萄糖等加工制造。 α-淀粉酶廣泛分布于動物(唾液、胰臟等)、植物(麥芽、山萮菜)及微生物。微生物的酶幾乎都是分泌性的。此酶以Ca2+為必需因子并作為穩(wěn)定因子和激活因子,也有部分淀粉酶為非Ca2+依賴型。淀粉酶既作用于直鏈淀粉,亦作用于支鏈淀粉,無差別地隨機切斷糖鏈內(nèi)部的α-1,4-鏈。因此,其特征是引起底物溶液粘度的急劇下降和碘反應(yīng)的消失,終產(chǎn)物在分解直鏈淀粉時以葡萄糖為主,此外,還有少量麥芽三糖及麥芽糖,其中真菌a-淀粉酶水解淀粉的終產(chǎn)物主要以麥芽糖為主且不含大分子極限糊精,在烘焙業(yè)和麥芽糖制造業(yè)具有廣泛的應(yīng)用。另一方面在分解支鏈淀粉時,除麥芽糖、葡萄糖、麥芽三糖外,還生成分支部分具有α-1,6-鍵的α-極限糊精(又稱α-糊精)。一般分解限度以葡萄糖為準是35-50%,但在細菌的淀粉酶中,亦有呈現(xiàn)高達70%分解限度的(終游離出葡萄糖); β-淀粉酶廣泛分布與α-淀粉酶的不同點在于從非還原性末端逐次以麥芽糖為單位切斷α-1,4-葡聚糖鏈。主要見于高等植物中(大麥、小麥、甘薯、大豆等),但也有報告在細菌、牛乳、霉菌中存在。對于象直鏈淀粉那樣沒有分支的底物能完全分解得到麥芽糖和少量的葡萄糖。作用于支鏈淀粉或葡聚糖的時候,切斷至α-1,6-鍵的前面反應(yīng)就停止了,因此生成分子量比較大的極限糊精。從上述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作用方式,分別提出α-1,4-葡聚糖-4-葡萄糖水解酶(α-1,4-glucan 4-glucanohydrolase)和 α-1, 4-葡聚糖-麥芽糖水解酶(α-1,4-glucan maltohydrolase)的名稱等而被使用。 γ-淀粉酶 葡萄糖淀粉酶,糖化酶,編號E.C.3.2.1.3 γ-淀粉酶(γ-amylase)是外切酶,從淀粉分子非還原端依次切割α(1→4)鏈糖苷鍵和α(1→6)鏈糖苷鍵,逐個切下葡萄糖殘基,與β-淀粉酶類似,水解產(chǎn)生的游離半縮醛羥基發(fā)生轉(zhuǎn)位作用,釋放β-葡萄糖。無論作用于直鏈淀粉還是支鏈淀粉,終產(chǎn)物均為葡萄糖。[1] 異淀粉酶 淀粉-1,6-葡萄糖苷酶,編號E.C.3.2.1.33。動物、植物、微生物都產(chǎn)生異淀粉酶。來源不同,名稱也不同,如:脫支酶、Q酶、R酶、普魯藍酶、茁霉多糖酶等。水解支鏈淀粉或糖原的α-1,6-糖苷鍵,生成長短不一的直鏈淀粉(糊精)。主要由微生物發(fā)酵生產(chǎn),菌種有酵母、細菌、放線菌。
|